重慶磁器口職業(yè)吆喝師:為生活吶喊 靠吆喝買車買房
“為了生活,我們必須吶喊”
磁器口職業(yè)吆喝師 靠吆喝買車買房
千年古鎮(zhèn)磁器口,紛繁的商業(yè),接踵而至的游客,催生了一種新的職業(yè)——吆喝師,站在店鋪門口,扯著嗓子吆喝,是他們每天的工作。春節(jié)前夕,記者拜訪了三位職業(yè)吆喝師,他們的吆喝聲,回蕩在石板路和青瓦之上,成為古鎮(zhèn)一道風景。
據(jù)了解,磁器口有約20位這樣的專職吆喝師,春節(jié)是他們最忙碌的時段,除夕和家人吃頓年夜飯成為他們最期盼的事情。
1
靠吆喝買車買房 每天要喝十瓶水
37歲的唐小剛,長壽人。皮膚黝黑,說話沉穩(wěn),中氣十足,站在一家老字號糍粑店門口,嘴皮一翻動,抑揚頓挫的吆喝聲立馬就來!皝韱!這邊請喲!手工糍粑,新鮮現(xiàn)做,好吃又不貴,價格又實惠。純手工,純天然,老傳統(tǒng),老味道……”他的吆喝聲似乎有種魔力,但凡聽上一兩遍,腦海里就會一直盤旋著那個旋律和節(jié)奏。
吆喝詞是他自己想的,與同事們不斷推敲、打磨,最后經(jīng)老板同意,成為“招牌吆喝”。唐小剛總結(jié)說,吆喝的詞要輕松,節(jié)奏快,聽著過耳不忘,又能給人帶來愉悅感。
唐小剛以前擺過地攤,開過飯館,2017年來到磁器口,用他的話說是“混口飯吃”。在這個人流如潮的古鎮(zhèn)上,他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磁器口很多門店都鉚足了勁吸引客人,他的任務(wù),就是通過聲音讓人駐足、進店。
喊一遍完整的臺詞需要近一分鐘。一個小時內(nèi),要喊50多遍。還要根據(jù)客流量,人多就加快吆喝的頻率。別小看吆喝,這可需要技巧。他最初的吆喝,張嘴就來,喊得大聲嘛,誰不會?殊不知對嗓子傷害很大,喊不了多久就聲嘶力竭,嗓子發(fā)炎。后來他發(fā)現(xiàn),得用丹田發(fā)氣,像唱歌那樣,氣通過丹田吹出來,這對練過武術(shù)的唐小剛來說不難,很快就掌握了門道。不過,下了班就不想多說話了,平時總是盡量多喝熱水,多吃蔬菜保護嗓子,他隨身帶著一個500毫升的保溫瓶,每天至少要喝十瓶水。在吆喝的時候,唐小剛有一個“小動作”,背在背后的手,時常用指關(guān)節(jié)揉著后腰。站上一天,往往腰酸背痛,對肺活量也是考驗。
為什么不用擴音器?他說,人工吆喝可以和大家有眼神、表情上的互動,而且能傳遞出感情。現(xiàn)在拍視頻的游客很多,他也樂意沖著鏡頭展示吆喝,相當于給店里做宣傳。這家糍粑店是“網(wǎng)紅店”,屢屢出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平臺,唐小剛的出鏡率很高。賣力的吆喝換來了滿意的回報,據(jù)他透露,平均每月能有五六千元的收入,生意好的時候八千多,甚至更多。
前一天晚上6點半,原本已經(jīng)下班了,有兩位游客跑來,滿懷期待地說是從福建專程自駕前來聽他吆喝的,請他務(wù)必“吼”兩遍。對于這樣的要求,唐小剛都盡量滿足。別人能喜歡聽他的吆喝,他覺得是一種認可。
和大多數(shù)中年男人憂心的一樣,家庭開支大,要培養(yǎng)兩個兒子上學。他的學歷不高,作為家里頂梁柱,必須為家人打拼。好在自己的辛苦大家看得到,努力有人欣賞,他覺得心里挺踏實。靠著在磁器口吆喝,他在長壽付了一套房的首付,還買了輛二手車。生活正在一天天朝著理想狀態(tài)靠近。
讓唐小剛愧疚的是,陪伴家人的時間很少,每天早出晚歸,一個月有兩次休息日,回老家抱抱孩子,就是他最開心的時刻。
即將迎來春節(jié),那是磁器口一年中最繁忙的時段,人流像是嘉陵江的水。休息,是不可能的,他買了潤喉片,做好了連續(xù)“戰(zhàn)斗”七天的準備,節(jié)后再補休。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六點關(guān)門后,唐小剛打算趕回長壽和家人吃頓團年飯,當晚再趕回磁器口,因為還要“應(yīng)戰(zhàn)”第二天的春節(jié)高峰期。
身上穿的白褂子是老板專門為他和同伴定做的,上面幾行字“為了生活,我們必須吶喊”。唐小剛覺得,這句話道出了吆喝師的心聲。
2
女朋友希望他轉(zhuǎn)行 又默默送來蜂蜜水
唐小剛的搭檔,今年23歲的馮鵬是南充人,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工商管理專業(yè)畢業(yè)后,跑過銷售,送過外賣,憑借著勤奮和有想法,得到老板賞識,當上這家店的店長。然而,他這個店長不僅僅只是操持店里的事務(wù)。
馮鵬為這家店傾注了心血,希望能有更多客人關(guān)注,租金高,壓力大,為了幫店里緩解壓力,生意不太好的時候就試著吆喝,慢慢的竟成了“主業(yè)”。馮鵬發(fā)現(xiàn),是否吆喝,對生意影響還是挺大。于是他和唐小剛,一個人喊完了,換另一個喊,如此輪替。慢慢地,他又發(fā)現(xiàn)兩個人一起喊,效果最好,但前提是節(jié)拍拿得準,有默契。
剛開始吆喝半個小時嗓子就痛,他不服輸,吃了消炎藥又繼續(xù)喊。?茖W習工商管理的馮鵬喜歡思考,比如中午是游客的高峰期,街道人流量最大,人們處于饑餓狀態(tài)時也更容易購買產(chǎn)品,成為他們喊得最賣力的時段。
因此,下午三四點才吃午飯成了日常。
馮鵬至今沒有將自己具體在做什么告訴家人,怕他們擔心。女朋友心疼他喊得太費力,也勸過他換份工作,但馮鵬是真心喜歡這個工作。
除了吆喝,還要做報表,安排后勤,每天晚上回家都十點了,女朋友會端來削好的水果和蜂蜜水。這個時刻,他會覺得特別溫暖。
他越來越愛上吆喝,除了希望通過吆喝讓店里生意更好以外,馮鵬認為,宣傳好糍粑制作這項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也是身上的使命,讓更多人知道手工制作的糍粑,比機器制作出來的,更香甜,更有意思,更有故事。
每次在網(wǎng)絡(luò)視頻平臺上刷到自己的吆喝,他都只是淡然一笑,就像看別人。他覺得,吆喝師,只是這條街上一個太平凡的角色。
3
用英文吆喝很在行
不是每個人都能干
在糍粑店三五米開外的鍋盔店門口,一個諸葛亮打扮的年輕人,吆喝風格獨樹一幟,讓人過目不忘,“不好吃你打我臉——”凌厲的眼神,伴隨著甩出一個妖嬈的笑容,很有戲劇效果,惹得游客忍俊不禁,紛紛掏出相機拍照。
32歲的忠縣人王建建自創(chuàng)的風格,讓他成為這條街上的“明星吆喝師”。
早在四五年前,王建建就成為當時磁器口第一批出來吆喝的人。由于鍋盔相傳是諸葛亮為了便攜而“發(fā)明”的行軍糧,于是他在網(wǎng)上買來服裝,配上鵝毛扇,果然很是搶眼球。
外形搶眼了還不夠,吆喝師的內(nèi)涵在于“喊”。
王建建經(jīng)常換位思考,如果自己是游客,想要聽到什么樣的吆喝?他的答案是,出門旅游嘛,就是圖個開心,你讓人家開心了,我也開心。
他的吆喝與有節(jié)奏感的抑揚頓挫不同,拉長了“絕對美味絕對好吃——”“您現(xiàn)在買不用排隊啊,剛出鍋的鍋盔,好吃不貴——”
從心底對所吆喝的產(chǎn)品流露出的自信,讓他能喊出“不好吃你打我臉”這樣的話。有因聽了他吆喝而買了鍋盔的人,非要當面咬一口,而最后大多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說一句“確實好吃”,這時候王建建也不會自鳴得意,而是依然面帶謙和的微笑,把顧客送走。
用英文吆喝是他的“專長”。磁器口的外國游客不少,他眼尖,外國友人還在十米開外,就能一眼瞅出。然后拉開嗓門把他們吸引過來!癏ow are you,my friend?Welcome to Chongqing!”等老外應(yīng)邀來到店門口前,他又會恰如其分地介紹,“Which taste would you like,beef or pork?Beef is spicy and pork is not spicy……”(您要哪種口味,牛肉還是豬肉餡?牛肉辣,豬肉的不辣)
王建建覺得,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吆喝師,應(yīng)該性格外向,有服務(wù)意識、銷售意識。
很多游客買了鍋盔后,會找“諸葛亮”合影,他都微笑著配合。在他看來,讓客人開心最重要,買不買,那只是附帶的生意。
即將到來的春節(jié),同樣是他最忙碌的時候。和唐小剛一樣,他也準備大年三十與家人匆匆一聚,然后全身心投入到春節(jié)七天的“高峰”中去。別人的長假,是他們的工作旺季。
兩年前,王建建在楊公橋買了房,也算在這座城市安定了下來。望著熙來攘往的街道,他淡然地說:“磁器口啊到處都是錢,就看你怎么找了!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紀文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