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若:“枯燥”背后有甜蜜(烘焙創(chuàng)業(yè)那些事兒(下))
吳若(左二)在日本藍帶國際學院的畢業(yè)典禮上。 |
做甜品這件事,要耐得住性子,一位采訪對象曾對此有一段非常浪漫的描述:牛奶、面粉、蜂蜜、芝士……你想象它們在高溫之中改變形態(tài),從混沌一片最終“搖身一變”成為精巧而甜蜜的味蕾享受,往往,還好看得讓食客不忍下嘴。
這等待的過程,孕育著期待、隱藏著驚喜。對這些海歸甜品制作者和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正是客人最終品嘗食物時由衷的贊嘆和喜愛,成了鼓舞自己一路堅持下去的原動力。
“一步一步都是積累”
“我知道很多人對烤面包、做甜品很感興趣,但若是決定真正把烘焙作為自己的事業(yè),那就要做好準備,迎接這份工作中的枯燥。”吳若坦言,做烘焙這么多年,自己直到現(xiàn)在仍然保留著對制作甜品的那份熱愛,但伴隨著身份轉換,在成為面包店、面包工廠的負責人之后,她的身上更多了一層責任感。
決定前往日本深造前,吳若已經(jīng)在國內(nèi)專門學習過幾年烘焙制作,師從幾位行業(yè)內(nèi)的名師,而她自己也已在烘焙培訓機構做了4年培訓老師。雖然已經(jīng)擁有豐富經(jīng)驗足以獨當一面,但她還是下定決心,再精進一步,從老師重新做回了學生。
出國學習意味著一切從頭開始,哪怕之前自己再有經(jīng)驗,也要調(diào)整到普通學生的心態(tài),虛心求教。“我的人生計劃中一直都有這一項:前往藍帶國際學院學習。之前在國內(nèi)鍛煉的幾年,相當于是為出國學習打下基礎,一步一步都是積累!眳侨粽f。
回國后的她接手了朋友開的一家面包店,這家店因為長期虧損,朋友已打算關門大吉,但在得知吳若出國留學的打算后,便與吳若商量想再試一試,請吳若回國后幫他經(jīng)營,朋友會提供充分空間讓吳若自由發(fā)揮。
朋友的運營資金、吳若的“海歸”手藝與理念,二者相遇會迸發(fā)出怎樣的火花?吳若躍躍欲試。就這樣,森崎面包店如今刻上了吳若的“海味兒”基因。
“相信未來一定可期!”
令吳若意想不到的是,接手店面比自己想象中復雜得多,許多問題接踵而至。
一是店員培訓。吳若喜歡做面包,也欣賞同樣愛做面包的員工,愿意多給他們機會。但是,當面對完全“零基礎”、只有一顆熱愛之心的店員時,就難以避免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原料報廢率極高,店鋪運營成本陡增。
二是留住穩(wěn)定客源。在接手之初,吳若就曾與朋友確認過面包店的定位,倆人一拍即合——“最好的原料、實惠的價格”,這樣就會有更多人品嘗到自己制作的可口面包。但產(chǎn)品定價卻絕非簡單的事,定價過高,少人問津;定價偏低,消費者反而也會懷疑面包原材料與產(chǎn)品介紹中所說的“最好的材料”不符,結果仍舊是少人問津。
開店中一路摸索,雖然遇到過的問題不少,但卻始終不曾動搖吳若把這家店做好的信心和堅持。如今,她對如何管理店鋪更加得心應手,比如,給員工培訓設置了更符合面包店運營特點的階段考核,考核未獲通過的員工將不會再進行下一輪培訓。她也在產(chǎn)品定價中尋找新的平衡,同時將面包所有原材料面向消費者進行展示,“品質(zhì)又實惠”經(jīng)大家口口相傳,回頭客越來越多。
對店鋪的下一階段發(fā)展,吳若也有過許多設想。她打算明年之內(nèi)再開3-5家連鎖店,并且給店鋪設計一些新產(chǎn)品線,同時,在店鋪的微信小程序上架后,面向線上和門店粉絲推送更具針對性的產(chǎn)品宣傳。“因為喜歡烘焙,我們一路走到了現(xiàn)在,而今終于有了足夠的底氣將這家店做得更好,我相信未來一定可期!”吳若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