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課上活化革命傳統教育
在語文教學中繼承和弘揚革命文化是廣大教師在貫徹落實語文課標當中很關注的問題。在中小學強化革命文化的教育功能,使之成為教育人、激勵人、塑造人的重要資源,對于不斷引導廣大青少年明確人生價值、筑牢理想信念,更好地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語文是落實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課程
教育部2021年印發(fā)的《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指出:革命傳統教育以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為主,藝術(音樂、美術等)學科有重點地納入,其他學科有機滲透?梢,這三科是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學科、主要學科。語文是落實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課程,在傳承和弘揚革命文化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每一位教師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專業(yè)是育人專業(yè),然后才是教語文的老師。近幾年,從語文課程建設、語文教育方面,國家推出了許多舉措,除《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外,新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里也非常明確地指出,革命文化是課程的三大主題之一,接著,語文統編教材在新課標的指導下進行修訂。語文教材加強革命文化教育,直接體現就是增加了相關篇目。革命文化教育在篇目上、分量上、程度上呈現上升趨勢。比如低年級有單篇教學,到了中高年級有專門的革命文化單元,而高中專門有選擇性必修階段的“中國革命傳統作品研習”任務群、選修階段的“中國革命傳統作品專題研討”任務群。這說明革命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價值。
語文跟其他學科相比有自己獨特的育人功能,它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特點以及我們中國傳統語文所具有的文以載道的特點,都要求語文教師既要教知識,又要教做人。革命傳統教育是新中國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革命文化從一開始就具有鮮明的紅色特征。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中,孕育形成了獨具紅色氣質的革命文化。語文教師在以統編教材為主要教學憑借的語文課程開發(fā)中,思路可以打開,這將有利于教師在落實學習任務群的實踐中更好地整合語文資源,組織主題性的語文學習活動。
強化學科教學的育人功能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語文教學中,要立足這一基本特點,強化學科教學的育人功能。在語文教學中,既要通過理解語言文字體會蘊含的思想感情,又要立足思想感情準確表達的要求來運用語言文字。既要防止只從形式上抓語言文字而忽視語文自身所蘊含的育人價值,又要防止輕視語文本體而只注重思想教育的問題。我們要通過語文課程學好中國語文,講好中國故事,以革命的情懷感染人,用革命的形象激勵人。
第一,創(chuàng)設生動的學習情境,把好情感基調。用生動的學習情境拉近學生與時代的距離、與文本的距離、與人物的距離,使學生能夠借助文本與革命英雄人物展開對話,溝通思想,從而走進革命英雄的內心世界。創(chuàng)設生動的學習情境,絕不能簡簡單單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而要在處理革命文學作品時準確把握情感基調。一定要把學生帶入革命文學作品反映的特定年代。這就需要教師通過語言描述、電影視頻、音樂背景等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生動學習情境。把學生帶入革命的年代,讓學生通過潛心讀文,靜靜思考,反復揣摩,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
第二,重視朗讀作用的發(fā)揮,講求朗讀方式。朗讀不但可以培養(yǎng)敏銳的語感,而且有利于感受文學作品的意蘊和人物形象,使朗讀者和傾聽者都沉浸于感情的世界中,從而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故事、詩歌、小說等革命文學作品非常適合運用朗讀教學手段。教學中朗讀手段運用得好,可以激活思維,激發(fā)情感,超越對語言的學習。
第三,推敲語言文字的運用,體會表達效果。語文課上的革命傳統教育中,形象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出來,感情從語言文字中體會出來,精神從語言文字中感悟出來。關鍵性的語言文字往往包蘊著作者語言的智慧,深刻反映著革命者的精神風貌,因此語文課一定要抓住關鍵的語言文字進行推敲。名家文學作品更是經過推敲的。因此,教師要在組織學生推敲語言文字上下功夫。
第四,精心設計學習任務,深化思想教育。要重視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特別是革命文化主題單元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體現教育的真實性與感染性。要設計恰當的學習任務,即相關年段的學生能夠完成、愿意完成,既適度又可行。大主題任務要分解成系列的實踐活動,體現語文課程的綜合性。精心設計語文任務和實踐活動,學生才能在充分的實踐活動中加深對革命精神、革命情懷、革命形象的體悟,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進一步提高施教能力
要使語文課堂感染人、激勵人、教育人,語文教師就必須使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施教能力足以支撐我們的教育。
要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思政文化素養(yǎng)。語文教師要走在提高思政文化素養(yǎng)的前列。語文教學涉及歷史、政治、文化、哲學等多方面知識,語文教師決不能只讀教參,更不能只對某方面文學發(fā)生興趣,而應該廣泛涉獵學習。特別是對于革命文化與革命傳統教育的相關知識,要主動學,系統學,清晰把握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歷史的發(fā)展脈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
要進一步提高把握教材與鉆研文本的能力。語文教師是憑借文本展開教學的,是憑借語言文字啟發(fā)教育學生的。因此,把握教材和鉆研文本的能力應該是語文教師的專門功夫。首先,語文教師要不斷學習學科和課程相關理論,提高駕馭語文課程和教材的專業(yè)能力。其次,要提高研讀文本的能力,讓作品首先感染自己,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首先打動自己,帶著理解,帶著感動,走向課堂,走向學生。最后,要提高現代信息素養(yǎng),對網上獲取的資料進行辨析,以嚴謹態(tài)度查閱資料,使用資料。
要進一步提高教學設計與駕馭課堂的水平。在革命傳統教育的教學過程中,要特別處理好方法、手段與教育效果的關系。革命傳統教育追求的教育效果是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對革命先輩、先烈產生敬仰之情。因此,在教學手段上不能隨意、隨便,比如即興表演課本劇就不適合在這類課文的教學中運用,因為這種方法容易破壞莊重、嚴肅的教育氛圍。所以,在圖片、影視、音樂、表演、想象等手段、方法的選擇上,一定要從教學效果出發(fā)。
(作者:李明新,系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語文專委會主任委員,北京小學校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