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孩子茁壯成長
何苗在整理工作筆記。 |
鮑海淞在給三年級學生上語文課。 |
謝丹在楊子榮紀念館開展研學活動。 |
劉文憲(左三)指導孩子們學習機器人課程。 |
姜俊華在靈臺博物館介紹洞山大鼎上的紋飾。 |
田靜指導大女兒在家里勞動。 |
村娃愛上體育,我們滿心歡喜
■ 何 苗 新疆昭蘇 駐村第一書記
每到周末,村里的籃球場總是人聲鼎沸。看著孩子們在運動場上揮汗如雨,盡情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我和同事們都感到非常欣慰。
我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昭蘇縣稅務(wù)局駐洪納海鎮(zhèn)阿克塔斯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駐村的兩年時間里,我見證了村里孩子們的喜人變化。
兩年前,我剛到村里時,發(fā)現(xiàn)全村只有一個破爛的籃球架,籃球場基本屬于空置狀態(tài)。經(jīng)過走訪,我們了解到,村里不少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每到周末,總愛窩在家里玩手機,很少有人外出運動。于是,我和同事立即召開會議,決定以“讓孩子愛上體育運動”為主題,定期開展針對村里青少年的體育活動。
想開展活動,但缺少體育器材怎么辦?我們趕緊向后方單位昭蘇縣稅務(wù)局反映了這個問題。很快,兩個嶄新的籃球架便支援到位,還增加了一些健身器材。
補充器材僅僅是第一步。為了讓孩子們真正愛上體育,我們在村里組織了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乒乓球賽、三人籃球賽、拔河比賽……讓熱鬧的競技氛圍逐漸感染孩子們。慢慢地,來打籃球的青少年越來越多,大家對各類體育比賽的積極性日益高漲。有時,一場比賽剛結(jié)束,那邊就有孩子詢問下場比賽的時間。家長們更是對我們豎起大拇指:“看著孩子們在快樂的體育比賽中鍛煉了身體,我們真是打心眼里高興!”
“六一”兒童節(jié)要到了,我們又開始忙碌起來,F(xiàn)在,村里愛打籃球的孩子變多了,我們就組織了一場籃球比賽,孩子們報名的積極性特別高。比賽那天,村民們拿著小板凳早早坐在球場外;球場上,孩子們傳球、投籃,一氣呵成;球場下,大家拍手鼓掌、陣陣喝彩。
回首這兩年,村里的孩子們在一次次比賽中享受著體育帶來的快樂,感受著體育的魅力,更學習到了拼搏進取的體育精神,這讓我們覺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義。
。ū緢笥浾 阿爾達克采訪整理)
預防“小眼鏡”,我們責無旁貸
■ 鮑海淞 浙江杭州 教育工作者
如今,“小眼鏡”現(xiàn)象愈發(fā)普遍。作為杭州采荷第一小學教育集團黨委書記、校長,從業(yè)這么多年,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開始戴眼鏡的年齡越來越小。保護孩子視力,預防“小眼鏡”現(xiàn)象,我們一直在努力。
手機的普及,讓越來越多小朋友成了“小低頭族”。如何讓孩子們“抬起頭來”,我們費了不少心思。在我們學校,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許多種類,確保每一個孩子每天在校的戶外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體育館里,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運動社團的孩子們肆意揮灑著汗水;操場上,孩子們的歡呼聲和吶喊聲持續(xù)不斷;課間的廊道上,各式各樣的趣味小游戲熱鬧非凡……看見孩子們在運動中浮現(xiàn)出一張張笑臉,我也開心極了。
鼓勵孩子活動,不僅要在校園內(nèi)下功夫。校園外,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我們也減少機械化的書寫作業(yè),盡可能地讓孩子們參與到更為多元的動手、動口、動腦、動心等綜合實踐中去。孩子們的書面作業(yè)量減少了,作業(yè)形式豐富了,低頭伏案的頻率降低了,眼睛也能得到有效保護。
不止這些,為了預防“小眼鏡”,學校在教室布置上花費不少心思,用了些先進的設(shè)備。近年來,我們?nèi)嫔壛私淌业挠布O(shè)施:普通教室都用上了智能護眼燈,教室里面所有的多媒體設(shè)備都逐步升級為具備護眼功能的一體機,確保光線柔和且均勻分布,減少眩光和頻閃對眼睛的傷害。
為了鼓勵孩子們自覺保護視力,去年12月,我校502班的孩子們還化身護眼“小專家”,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進行“愛眼護眼”的綜合實踐活動,孩子們成立了研究報告小組、矯正器小組、護眼律動操小組等,吸引了全校同學前來參觀、體驗。得益于一系列舉措,2023年下半學期,我校學生的近視率較上半學期下降了5.8%。
為孩子們打造一個光明、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責無旁貸。我們將持續(xù)探索和實踐更多有效措施,為孩子們的未來保駕護航。
。ū緢笥浾 劉軍國采訪整理)
紅色故事走進童心
■ 謝 丹 黑龍江海林 研學老師
我是一名研學老師,工作在黑龍江省海林市。這里素有“中國雪鄉(xiāng)”“中國虎鄉(xiāng)”的美稱,是著名偵察英雄楊子榮戰(zhàn)斗過的地方,發(fā)生在這里的“林海雪原”和“智取威虎山”等故事更是家喻戶曉。為了讓孩子們走出教室、感受林海雪原的文化魅力,我從一線教師轉(zhuǎn)崗,投入到研學教育活動中。
從事研學工作以來,我們努力讓每一個來這里的孩子感受紅色文化。不久前,一名來自廣東深圳的小男孩參觀楊子榮紀念館。他被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吸引,手中拿著研學課程的任務(wù)單,聚精會神地聽著老師的講解。在后續(xù)交流中,我問了他一個問題:你覺得楊子榮的事跡里什么最感人?孩子答,他的媽媽太不容易了,英雄犧牲了,母親都沒能見到自己的孩子。說著,眼淚就在眼圈兒里打轉(zhuǎn)。我牽過他的小手,蹲下來跟他說,英雄母親值得我們敬重,你現(xiàn)在感受到了她的不易,你在這里實現(xiàn)成長,你的母親也會高興。
在做研學老師的過程中,我感受頗深。在這里,沉浸式實踐體驗讓孩子們放下書本、走出教室,切身感受英雄的偉大精神和各種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許一點點瞬間的觸動,就會給孩子的學習方式、生活態(tài)度帶來改變。想到這,我覺得研學非常有意義,值得我們用心去做。
無論是在對接團隊、準備課程、設(shè)計路線,還是在烈日炎炎、陰雨綿綿中跑前跑后,我的感受始終是:累并快樂著。作為一名研學老師,我親身經(jīng)歷了我們研學營地從無到有,研學課程從單一到多樣的過程。經(jīng)過不斷探索,我們開發(fā)了以紅色文化為主、以地域特色文化為輔的47節(jié)研學課程,打造了33個精品研學基地。
隨著一次次紅色研學的開展,“林海雪原”特色研學圈的知名度進一步擴大,還被評選為全省“十佳精品研學路線”。未來,我們要繼續(xù)創(chuàng)新形式,讓發(fā)生在這里的紅色故事走進越來越多孩子的心里。
。ū緢笥浾 郭曉龍采訪整理)
為孩子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
■ 劉文憲 重慶市 小學教師
我是重慶市北碚區(qū)天府小學的一名語文老師,從1990年起一直在鄉(xiāng)村小學教書。學校在天府鎮(zhèn)上,學生都是附近農(nóng)村的孩子,全校學生總共就70多人,很多孩子父母在外打工,由家里老人照顧。除了上學,一些孩子們還要幫襯著家里做些農(nóng)活。
幾年前,北碚區(qū)教委全面推進全區(qū)的中小學機器人教學工作,我們村小也爭取到一套人工智能機器人實驗器材。盡管之前沒什么基礎(chǔ),但我對這方面十分感興趣,我決定自主學習,主動攬下了機器人教學這個任務(wù)。
編程、傳感器、AI……這些知識需要大量的時間學習,除了利用休息時間向器材公司的技術(shù)人員、區(qū)科研教研員請教,我還自費參加外市的科學活動和培訓。那段時間,我做夢都在進行訓練,我愛人都說我“如癡如迷”了。雖然也會疲憊,但我知道,在村小里,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老師都不會,學生能跟誰學呢?作為老師,我們就得先多學些,先學帶動后學。
后來,我試著帶學生去打比賽,沒想到第一次就取得了名次,我們都備受鼓舞。之后,越來越多的孩子參與到科技學習和比賽中來。在我們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村小的農(nóng)村娃們在各層級的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創(chuàng)意大賽上嶄露頭角,累計獲得國家級一等獎4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3個,還有許多市級、區(qū)級獎項。
通過比賽,孩子們的變化很大,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提高了,也更有信心了。有一個女孩是留守兒童,以前她非常內(nèi)向自卑,不愛說話,遇到事就哭。后來,我?guī)ジ鞯乇荣,指導她、陪伴她。她也很爭氣,取得了不錯的名次,變得越來越開朗。她的父母對我說:“劉老師,孩子長大以后肯定記得你。”每次聽到這樣的認可,我都會很開心。
雖然學校在農(nóng)村,留守兒童占比大,但是孩子們都擁有巨大潛能,他們有韌性、肯吃苦。只要我們持續(xù)地給予關(guān)愛與鼓勵,他們就能實現(xiàn)進步。我一直認為:教育,要帶領(lǐng)孩子們看到無限可能,也要盡可能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
。ū緢笥浾 沈靖然采訪整理)
激發(fā)孩子們的文博好奇心
■ 姜俊華 甘肅靈臺 博物館館長
在甘肅省平?jīng)鍪徐`臺縣城荊山森林公園,樹木郁郁蔥蔥,縣博物館就掩映在秀美山色中。從2007年入職起,我在這里度過了17個年頭,陪伴近萬件文物,向一批批參觀者講述千年靈臺。
我生于靈臺,長于靈臺,小時候在田間干農(nóng)活時,就喜歡聽大人們講古代靈臺的故事,有時候還會自己撿些陶片、瓷片把玩。興趣的種子慢慢成長,讀大學時,我選擇了歷史學專業(yè)。學生時代里,我學到了發(fā)現(xiàn)歷史、研究歷史的方法,但實踐“解渴”的機會有限。因此,我主動申請,調(diào)回縣博物館工作。
現(xiàn)在,靈臺博物館擁有國家一級文物49件,二級文物442件、三級文物1228件,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更多人愿意聽文物的故事?尤其是對承載著未來和希望的孩子們,如何吸引他們主動前來探索歷史呢?
“這兩個瓦片怎么復合拼起來呢?”“我聽過榫卯!”……不久前,我?guī)ьI(lǐng)一群小朋友們走到復合陶瓦的展柜前時,他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斑@是世界上較早的復合陶瓦,說明本地區(qū)在龍山文化早期就有了標準化生產(chǎn)的理念!蔽夷托慕忉專耙活^有榫或卯,上面還有兩個孔,榫卯套合后,就可以插入瓦釘固定啦!卑胩斓膮⒂^時間里,孩子們都找到了最心儀的“寶貝”:齊家文化的綠松石琮、憨態(tài)可掬的唐代駱駝俑、刻花精美的宋代青釉瓷盤……在這里,孩子們有了和歷史“面對面”的機會。
“看到”是第一步,親身參與會讓孩子們印象更深刻。每逢節(jié)假日,博物館都會發(fā)布原創(chuàng)體驗活動,邀請孩子們來共同參與。在“‘鏡’展未來”活動中,孩子們參照銅鏡花樣,動手制作紙漿畫。在“隴中彩陶”活動中,我們提供陶器物料,孩子們繪出喜歡的圖案……通常,在活動通知發(fā)布的20分鐘內(nèi),名額就被報滿。每年,我們還聯(lián)合學校就地組織20多場科普活動,讓孩子們接觸文物的方式更加多樣。
如今,博物館建設(shè)越來越規(guī)范化,文博體驗方式愈發(fā)豐富。我們有信心不斷推陳出新,挖掘、守護好孩子們的文博好奇心,讓厚重的歷史走入孩子們的內(nèi)心深處。
。ū緢笥浾 宋朝軍采訪整理)
讓孩子自己動手
■ 田 靜 河北保定 家長
我有兩個女兒,都在河北保定師范附屬學校讀小學。大女兒讀四年級,小女兒讀一年級。陪伴孩子成長中,我常給她們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愛上勞動,增強勞動觀念。
我家這兩個孩子性格各異,姐姐動手能力強,妹妹喜歡整理。我根據(jù)她們的特點,引導孩子做一些小家務(wù)。比如,前一陣我買來的衣架、置物架需要拼裝,我會交給姐姐,她會自己研究,看著說明書動手將置物架拼裝好;妹妹整理能力比較強,陽臺上晾干的衣服,我就交給妹妹來收拾,她會將每個人的衣服先分開,然后再分別疊好收起來。
在日常生活中,我會創(chuàng)造勞動實踐的機會,鼓勵孩子們自覺參與。今年春節(jié)的年夜飯,姐姐就做了一道蒜薹炒肉。全程我都在旁邊給她指導、打下手,沒想到第一次做飯,就非常成功。
讓孩子自己動手,她們會更有成就感。一般做家務(wù)勞動時,我都會在旁邊引導,告訴她們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比如,炒菜時,怎樣防止油濺出來,怎樣在勞動過程中做好自我保護等。
從另一個方面講,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也讓她們感覺到自己被需要。平時下了班回到家里,我經(jīng)常對孩子們說,媽媽今天累了,家里有沒有勤勞的小蜜蜂來幫助媽媽擦地?這時候孩子就覺得,媽媽需要我,就愿意來幫助我。有時候姐妹倆還會搶著干。我覺得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被需要的氛圍,孩子反而會很樂意把這件事做好。
培養(yǎng)孩子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家長的耐心十分重要。之前我教孩子們疊被子,剛開始她們疊得歪歪扭扭。我就讓她們觀察,媽媽疊被子是什么樣的,自己疊和媽媽疊有什么不同,這樣引導孩子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對比之后,孩子就發(fā)現(xiàn),被子兩邊的寬度應(yīng)該是一樣的,這樣疊起來才能整齊。如此,孩子們既學會了疊被子,也提高了自己觀察事物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路走來,我有了小小心得:作為家長,要和學校配合好,為孩子營造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們在勞動實踐中磨煉意志、涵養(yǎng)品德、收獲成長。
。ū緢笥浾 張騰揚采訪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