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落實新課標,教師要超越“教書”走向“育人”

周文葉
2022年12月06日08:35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落實新課標,教師要超越“教書”走向“育人”

   【新學期·新課標】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描繪了培育時代新人的藍圖。理想的藍圖如何變?yōu)楝F實?美國學者古德萊德的課程實施層級理論告訴我們,從理想的課程到學生體驗到的課程,其中關鍵環(huán)節(jié)是教師理解的課程和課堂上實際操作的課程。因此,新課程的有效落地,需要有能夠真正理解它、執(zhí)行它的“新”教師。

  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走向學生素養(yǎng)本位

   一直以來,人們總是習慣於把教師等同於“教書”的人,把某個學科的教師理解為教某個學科知識的人,我們會說,張老師是教語文的,李老師是教數學的,等等?!敖虝?,是對傳統認識中教師工作的概括,反映了教師最基本的工作日常——把書上的內容教給學生。

   新修訂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回歸教育的育人本質和課程的育人功能,凝練了學生學習各門課程需要培養(yǎng)的核心素養(yǎng),回答了各門課程的獨特育人價值。更難能可貴的是,核心素養(yǎng)統領並貫穿於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各個方面,將其統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以核心素養(yǎng)為主要維度,各課程標準研制了學業(yè)質量標準,讓核心素養(yǎng)可見、可評??傊院诵乃仞B(yǎng)為靈魂的新課程,全面凸顯了課程的育人價值。

   落實新課標,需要教師超越“教書”,走向“育人”,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走向學生素養(yǎng)本位。要研讀新課程方案和新課程課標,明晰“為什麼教”和“為誰教”的時代要求,深刻理解課程育人價值,落實育人為本理念。準確把握課程要培養(yǎng)的學生核心素養(yǎng),明確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素養(yǎng)要求,培養(yǎng)學生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設定教學目標,改革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到具體教育教學活動中。

  落實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評一體化

   踐行教書育人使命,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開展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在教(學)什麼、怎麼教(學)、教(學)到什麼程度等問題上,始終以是否有利於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為標尺。

   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在教(學)什麼問題上,需要教師跳出學科邏輯和知識點羅列的窠臼,關注教學內容的關聯性、整體性及綜合效應,以大問題、大任務、大觀念來組織教學內容?;逗诵乃仞B(yǎng)要求,遴選重要觀念、主題內容和基礎知識技能,精選、設計課程內容,進行結構化整合的大單元設計,增強知識學習與學生實際生活以及知識整體結構的內在聯系,注重學生所學內容的“結構”“聯系”和“遷移”。在怎麼教(學)問題上,從“單向知識傳輸”走向學科典型性的、真實的探究,為學生創(chuàng)設如“經歷”“體驗”“情境對話”“問題解決”“社會交往”等學習任務,創(chuàng)造從知識符號化機械學習到知識意義性理解學習的學習環(huán)境和條件,引導學生在做、用、創(chuàng)中解決真實問題,習得核心素養(yǎng)。

   推進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關鍵所在,也是難點所在,是在教學中實施素養(yǎng)導向的評價,也即落實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評一體化。如果不知道怎麼評,或者評價重點仍然停留在對碎片化知識技能的掌握上,那麼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將不可能真正落地。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評一體化,前提是教學評的一致性,教師教的、學生學的、師生評的共同指向同一目標。評價統領整個單元的設計與實施,並將其嵌入到教學中,伴隨教學。在明確單元目標之后,首先需要基於目標來思考學生需要做什麼才能証明這樣的目標達成了,也即確定評價任務。核心素養(yǎng)需要通過植根於情境的表現性任務來評價,學生完成表現性任務的過程既是評價的過程,也是教與學的過程。這些“作為學習的評價”直接嵌入教學過程,而不是教或學之后或之外的一個孤立環(huán)節(ji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確保教學評一致性的前提下,利用評價充分發(fā)揮學生在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理解這個單元或任務良好表現的內涵,在學習過程中利用評價工具實時監(jiān)測、管理、反思自己的學習,教師要利用評價為其提供及時反饋。在這種“促進學習的評價”中,教師與學生共享學習目標,基於評價証據促進教與學。由此,深度學習才有可能發(fā)生,素養(yǎng)才有可能提升。

  深度協同,組建跨學段、跨學科教研共同體

   當我們以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作為目標時,便不再隻會盯著自己所教的書,不再想著怎樣和其他學科的老師去搶佔學生的時間,而是聚焦“我以及我所教的課程能為育人貢獻什麼”展開教學。那麼,以什麼樣的機制保障這樣的教學更好實施?面對新課程新難題,需要教師深度協同、集體研討,組建跨學段、跨學科教研共同體,共筑育人合力。

   一是學科內的集體教研。無論是從學科知識走向素養(yǎng)目標,還是大概念的提煉、大單元的設計與實施、學科實踐、素養(yǎng)導向的評價等,都給教師們提出了不小的挑戰(zhàn)。這就需要教師們深度合作、共同教研,發(fā)揮集體智慧,攻破素養(yǎng)導向教學的難點。

   二是學科間的協作整合。傳統的教學,各學科各行其是,單兵作戰(zhàn),學科邏輯互相分割、獨立。新時代育人為本、素養(yǎng)導向的新課程則強調“綜合學習”與“完整人”的培養(yǎng)。各學科教師需打破“豎井式”分科的邊界,形成討論、分享跨學科邏輯和教育實踐智慧而非彼此競爭的文化,協作整合課程資源,改進課程內容組織與呈現形式。注重學科間的知識關聯,開展跨學科的聯合教研,走向跨學科的協同育人。

   三是學段間的統籌銜接。各學段教師需要依據學生在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fā)展變化,以及學科邏輯和思維進階協同設計學習目標,體現連續(xù)性和進階性,尤其是做好幼小、小初、初高銜接。

   綜上,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需要深刻理解課程育人價值,立足育人為本理念﹔深入推進素養(yǎng)導向教學,落實教學評一體化﹔深度協同,共筑育人合力。在育人實踐中,當好課程實施主力軍。

   (作者:周文葉,系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課程與教學系主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副所長)

(責編:郝孟佳、李依環(huán))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柳林县| 婺源县| 海晏县| 邵阳县| 大庆市| 咸宁市| 临夏市| 彰武县| 麻栗坡县| 鄂伦春自治旗| 荥阳市| 宁津县| 义马市| 任丘市| 革吉县| 磐石市| 汨罗市| 英德市| 乌什县| 汉阴县| 临泽县| 保山市| 原平市| 隆化县| 石河子市| 闵行区| 台州市| 丰台区| 富川| 上高县| 涿鹿县| 即墨市| 洛隆县| 关岭| 中卫市| 徐水县| 星座| 芦溪县| 新巴尔虎右旗| 杭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