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網(wǎng)>>教育>>滾動新聞 |
|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wǎng)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E-mail推薦: |
新華網(wǎng)重慶7月30日電(記者趙宇飛、趙宇航)日前,重慶海派健身會所的一名游泳教練竟將一名不愿學游泳的8歲女孩強行丟到水中任其掙扎至休克,最后導致女孩溺水,目前生命垂危。近年來,類似悲劇多次發(fā)生,各種培訓班的暴力教學不僅給孩子的身心帶來傷害,甚至還會釀成孩子喪命的慘劇。為此,記者梳理了近年來的相關案例。
【案例一】“霸氣”舞蹈老師對學員拳打腳踢
不久前,網(wǎng)上流出了一段北京某舞蹈培訓班的視頻,“霸氣”的舞蹈老師對學員可謂是拳打腳踢,無所不用。
在視頻中,培訓班的學員都是十三四歲的女學生,無論是練習壓腿下腰等基本動作,還是成品舞蹈排練時,只要動作稍有不對,就會引來舞蹈老師的拳腳伺候。不僅如此,她還手持教鞭,狠狠打向動作不標準的女學生,嘴里還一直罵罵咧咧。被打的女學生根本不敢吱聲,只能繼續(xù)練習。視頻中的舞蹈老師還連踢三腳將一個女學生踹到墻角,外加各種辱罵。所有女學員看著這樣的場面,沒有一個人敢出聲。
記者點評:藝術教育不是摧殘教育、侮辱教育。盡管在曾經(jīng)的戲班里,學徒挨打是家常便飯,但時代已經(jīng)不同,打罵學生的陋習早應摒棄。這樣的拳打腳踢只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傷害,藝術之花又怎能在她們心中盛開。
【案例二】單詞記不住遭培訓班老師毒打
今年6月,江蘇無錫的小文在暑期培訓班補習英語,某天小文下課回家之后,家長發(fā)現(xiàn)他身上出現(xiàn)多處淤青。原來是因為小文記不住單詞,老師用三角尺重罰了他。
家長帶著小文到培訓班討說法,老師非但沒有一絲后悔之意,反倒振振有詞!氨緛硎侨齻小時的課程我已經(jīng)給他開小灶加到5個小時,他就是死活學不會。”老師說,她實在生氣,就隨手拿起三角尺打了小文。
面對家長的質(zhì)問,老師認為打孩子是很正常的!霸谖覀冞@兒補習的孩子,誰要是不聽話,都得挨板子。”
記者點評:老師自身的職業(yè)道德素質(zhì)不高是暴力教學最直接的原因。作為一名老師,必須要用心去愛護、教育自己的學生。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努力的老師,當一名老師只能用暴力體罰逼迫學生學習時,他是失敗的。
【案例三】俱樂部教練腳踢“開小差”隊員致其死亡
足球俱樂部教練腳踢訓練“開小差”的隊員,導致一名未成年隊員死亡。三年前,發(fā)生在重慶市九龍坡區(qū)的這起事件至今仍令人唏噓不已。
根據(jù)警方公布的調(diào)查結(jié)果,當時九龍坡區(qū)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某中在組織集訓時,外聘教練林林命令隊員在高溫下跑7圈。隊員母詩灝中途繞路去了廁所,直到大家跑完才出來。林教練十分生氣,一腳將其踹倒在地,母詩灝后腦著地昏了過去。林教練認為母詩灝是裝的,又在他身上踢了幾腳。
昏迷的母詩灝隨后被送到醫(yī)院時已生命垂危。25天后,母詩灝因傷勢過重死亡。
記者點評:不少體育教師、專業(yè)教練存在“黃金棒子出好人”“不打不成才”這樣傳統(tǒng)的觀念,體罰學生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而在發(fā)達國家,這種暴力的教育方式是一種禁忌。無論對象是誰,無論雙方是什么關系,暴力就是對人格的根本挑戰(zhàn),任何人都不能假借愛和教育的名義來施加暴力。
【案例四】勵志教育變成棍棒教育
兩年前,湖北宜昌市的郭女士本來只想讓孩子“吃點苦”,她將兒子姚建送到宜昌天海培訓基地組織的拓展訓練營。沒想到兒子卻在訓練營野外拉練時被教官毆打致死。
根據(jù)警方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開營當日出發(fā)后,上午孩子們的精力和體力都沒問題,到下午,包括姚健在內(nèi)的一些學生開始跟不上隊伍,教官不斷催促,用腳踢、用竹條抽打?qū)W生,逼迫其前行。
次日,當隊伍到王店附近時,姚健寧愿挨打也不愿意再走。教官責令姚健做蹲起,以示懲罰。姚健拒絕后,多名教官用木棍對其進行毆打體罰。回到基地后,由于姚健不動彈,兩名教官將其抬到宿舍,這期間姚健出現(xiàn)說胡話的現(xiàn)象,兩位教官以為姚健裝相,再次對其進行毆打。
第三日清晨,教官腳踢姚健催促其起床時,發(fā)現(xiàn)他面色蒼白、毫無反應,隨即將其送往醫(yī)院,但為時已晚,姚建已經(jīng)死亡。事后,涉案的8名教官全部被刑拘。
記者點評:暴力體罰頻頻上演,勵志教育演變成棍棒教育!肮靼艚逃睍䦟⒆釉斐呻y以彌補的心靈創(chuàng)傷,作為父母師長,要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并永遠摒棄這種教育方式。棍棒下絕對開不出鮮花,更培養(yǎng)不出健康的人格。
(來源:新華網(wǎng))
新聞排行 | 重點推薦 |
視頻新聞 | 更多>>> |
|
重點推薦 |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于人民網(wǎng)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證000006號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4065) |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