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這眼瞅著暑假過了多一半了,再有半個多月,學生們就要開學了。而對于今年剛剛升入中小學的同學們來說,他們的家長可能剛剛替他們打完了一場擇校大戰(zhàn),不過在一些地方,這氣還沒喘勻,下一場大戰(zhàn)又要開始了。這場戰(zhàn)役的名字,擱以前您可能都沒聽說過:分班大戰(zhàn)。
這里的分班說的可不是誰進實驗班,誰進普通班那個分班,借用進化論的一個詞,這是學校從新生入學前就進行的一次“人工選擇”。換句話說,您的孩子,今后會跟誰來做同班同學呢?
您可能問了,這不應該是取決于學校嗎?但是在分班大戰(zhàn)里,這很可能取決于您。據(jù)《春城晚報》報道,云南昆明的一所小學,把新生家長是進行了分類組合。什么意思呢?比如1班,這里的孩子家長都是高學歷的,中等學歷的家長,您的孩子只能去2班。以此類推,再往3班4班看,里面的孩子,他們的家長就都是學歷低一些的了。而除了學歷,家長們的職業(yè)也決定了孩子的分班。
家長:比如這個班的學生家長是教師,就是說學生家長教師有10個,可能10個班級分別會分到一個,然后這個是工程師也會分到。另外包括是一些工人或者是其他職業(yè)都會像發(fā)牌一樣每個班都會分到一些,包括老師他們都說,他們特別怕分到家長是職位不是太高的家長,他們覺得相對來說他們的經(jīng)驗家長的素質不太高,他們對孩子重視程度也不太夠,家長的配額程度也不夠。
那么對于這樣的分班方式,家長們是不是愿意呢?比如這里頭最直接的利益,這樣分出來的班,教學質量會不會有差別?
記者:10個班當中,有沒有說哪個班是大家公認會比較好?
家長:有的,是有兩個班是比較好,老師的經(jīng)驗各方面都比較強。
記者:上這兩個班的孩子都是怎么挑選出來的呢?
家長:應該是有一些關系,像我們正常的入學,然后就等著學校去分配,我們沒有什么可以選擇的,家長有一些渠道可以進那兩個班,有一些可能本校老師的子女進的比較多。
記者:會不會挑本身這孩子可能基礎好一些?
家長:應該不會,因為入學是沒有考試,沒有標準來挑,家長有背景找到一定的渠道就能進這種班。
看來家長好像對這種分班方式有點意見,但是有網(wǎng)友提出,按照兒童心理學家布倫芬特納的觀點,兒童所處的學校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的一致性越高,對兒童成長越有利。如果學校的出發(fā)點沒有暗藏私利的話,那么按家長的職業(yè)分班某種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浙江平陽縣一位一線教師也這樣說:
教師:學校雖然有時候也是不愿意這樣做,但是一個班級學習的氛圍真的很重要。好的、要學習的學生在一個班級,他們就會相互競爭,促進學習,學習氛圍就會很好,也是便于我們的管理。當然這樣分班后,差的學生都聚集到一塊也就更加差了。
既然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咱們就看看有關規(guī)定里怎么說。《云南省實施〈義務教育法〉辦法》里明文規(guī)定,學校應當均衡編班和配備教師,并將相關情況向學生家長來公布,不得將測試的成績、競賽成績、獎勵、資質證書、捐助等等作為入學條件和編班的依據(jù)。有這么多限制條件,都沒提到按家長的學歷職業(yè)給孩子分班是不是合規(guī),看來即使是政策制定者當時也沒想到會有這樣的分班方法。
但是,不管規(guī)定是怎么寫的,教育畢竟屬于公共資源,學校無權自定違背社會公平的分班規(guī)則,沒有理由拿公共資源做利益交換的籌碼,這一點應該是毋庸置疑的。那么除了昆明,其它地區(qū)的情況怎么樣呢?咱們再聽聽吉林長春一所重點高中的資深教師怎么說。
教師:你要想進好學校重點班啊你不意思意思根本進不去,你像以前我?guī)У哪莻重點班,按要求必須是年級的尖子生,可是塞進來的大多數(shù)都是關系生。
吉林這個說的是“意思意思”,您懂得?戳诉@么多地方的分班大戰(zhàn),甭管是靠拼家長的、靠熟人的,還是靠“意思意思”的,甭管靠什么,我們不得不擔心,沒有這些能力的家長,他們的孩子怎么辦?比如我們的記者在采訪時,問到了一個孩子,說為什么你在普通班,沒進重點班呢?孩子的回答說:因為我爸爸媽媽沒有錢。
孩子的話讓我們揪心。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中國教育政策評估與研究中心主任勞凱聲也認為,這種分班方式無疑將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不良的影響。
勞凱聲:我并不一般的反對分班,因為畢竟中國的古人說過,因材施教,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我們現(xiàn)在的中小學的分班它從取向來說已經(jīng)不是從孩子的天性,本身的興趣出發(fā)。而最近幾年,對分班又插進了一些更新的東西,比方說根據(jù)錢和權,這樣一種分班危害性更大,它已經(jīng)損害了我們社會基本的價值理念就是社會公平。這些權力、金錢對孩子的身心各個方面的影響就更不好了。
那么,分班大戰(zhàn)這個現(xiàn)象的背后隱藏的是什么問題呢?說到底,所謂挑班,其實就是在挑老師,而挑老師的原因,正是老師的水平參差不齊。再說到底,是教育資源的分布不平衡。正如勞凱聲所說,它既不是學校的問題,也不是家長的問題,更不是孩子的問題,它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而在解決這種復雜問題之前,我們也許可以在一些簡單問題上進行調整。
勞凱聲:我還是主張好的和差的如何通過一種比較好的均衡一點的搭配,讓每一個孩子受到相對的比較公平的教育,而不是把好老師集中在某一個重點班,其他的孩子都上一些享受到的教育資源,其他教育資源比較差,就會帶來不公平的問題。
確實,如果有朝一日,我們能夠建成一個全面優(yōu)質的教育,不再有重點校和非重點校之分、不再有好老師和一般的老師之分、不再有好班和壞班之分,而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同樣優(yōu)質的教育,那么家長們自然也就沒必要進行分班大戰(zhàn)了。當然這是一個長遠而艱巨的任務,但是我們期待著那一天早日到來。上都空空如也。
(來源:中國廣播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