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之盒”的正確打開方式
■劉徽
哈佛大學的埃爾莫爾教授曾把課程改革比作一塊又大又厚的橡皮,橡皮可以隨著我們的拉扯不斷變形,但是如果沒有突破一個臨界點就鬆手,它就會在那一瞬間恢復原樣,就像什麼都沒發(fā)生過,而課堂就是那個臨界點。埃爾莫爾教授的橡皮隱喻或許有些危言聳聽,因為事實上,一點一滴的改革都會留下它的痕跡,沒有前期的積累,課堂變革也很難憑空實現(xiàn)。但是橡皮隱喻的確給我們以警示,那就是,課堂是一個關(guān)鍵點,如果不改變課堂,就很難真正改變整個教育的面貌。而當前的中國課程改革的主題詞就落在了“課堂”兩字上,如鐘啟泉教授在《讀懂課堂》引言中所說:“如果說,我國十余年來的‘新課程改革’主要側(cè)重於‘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與思想發(fā)動,那麼,新的十年的‘新課程改革’將會側(cè)重於‘自下而上’的基層學校的課堂創(chuàng)造?!币虼耍诮裉欤x懂課堂對每一個教育者來說都至關(guān)重要。
應試教育文化下是“不讀課堂”的,課堂研究也是定型化的。課堂被簡化,成為教師灌輸既定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因此課堂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被窄化為課堂管理的問題,教師隻需要帶著書本和教鞭進課堂,按部就班地把知識壓進學生的頭腦就可以了。“不讀課堂”把豐富多元的課堂脈絡給生生抽離了,隻剩下單維的認知維度,而且主要集中在記憶力的培養(yǎng)上。
十幾年的中國課程改革為我們帶來了理論的沖擊和實踐的探索,這都為今天的讀懂課堂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一些改革盲目求新求異,結(jié)果是徒有形式,沒有領(lǐng)悟課堂的內(nèi)涵。在《讀懂課堂》一書中,鐘啟泉教授不否認技術(shù)有助於個性化教學、擴大學習語脈、轉(zhuǎn)變教師角色,但是他尖銳地指出,如果它們成長在應試教育的土壤中,忽視兒童、教材和教學互動過程的研究,結(jié)出的果實也是酸澀的。因此,“讀懂課堂”迫在眉睫。
那麼,如何“讀懂課堂”?教育的對象是兒童,要“讀懂課堂”首先要“讀懂兒童”,這在邏輯上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的課堂研究乃至教育研究,兒童研究是缺位的。如果說“讀懂兒童”是“讀懂課堂”的起點,那麼在課堂上我們要把兒童引向哪裡,可以歸結(jié)為“讀懂學力”的問題。“學力”區(qū)別於學績,鐘啟泉教授形象地構(gòu)建了一棵“學力之樹”,如果說知識和技能像樹葉的話,那麼過程與方法就是樹干,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就是樹根,三者是一個統(tǒng)一體,就像飄落的樹葉一定會枯黃,與另外兩維相剝離的知識與技能也一定是沒有生命力的。人們常常有一種樸素的疊加式思考,認為整體是由一個個部分簡單累積而成的,殊不知部分之間不是“加”的關(guān)系,而是“乘”或者更為復雜的關(guān)系。如果讀懂了“兒童”,讀懂了“學力”,我們就明白“課堂”是有著復雜的生境的,至少交織著佐藤學教授說的三種活動,即同對象世界的對話實踐、師生之間的人際社會實踐和學習者同自身的對話實踐,因此課堂的核心是“對話”,在“他者性”和“差異性”碰撞出的漩渦中不斷地探索更新自我。我們也要讀懂“對話”,當前課堂中的許多對話是“虛假的”、“無效的”,看似熱鬧的課堂一問一答中,實際都是教師在忠實地執(zhí)行著預定教案,學生在揣摩教師的意圖,齊心協(xié)力地直奔主題。如果我們的課堂不能為學生搭建出從已知到未知的一個連續(xù)的思維探究過程,那麼知識點就是零碎的,無法吸收統(tǒng)合到學力結(jié)構(gòu)之中。
佐藤學把課堂比喻為“潘多拉之盒”,打開它就有無盡的紛繁、迷茫、矛盾涌出,但是最后還剩下希望。改變課堂,首要的就是要讀懂兒童、讀懂學力、讀懂對話、讀懂課堂,共同迎接課堂轉(zhuǎn)型的挑戰(zhàn)。
《讀懂課堂》鐘啟泉 著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