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廣東省人大茂名團分組討論會議上,省人大代表、廣東實驗中學校長鄭熾欽對教育債務(wù)、擇校和異地升學三大問題,提出很多看法。他透露說,廣東實驗中學高中校區(qū)投入政府借貸占了四成,相應(yīng)的,高中四成的學位,都被拿來高價“出售”用于還貸。據(jù)他的了解,存在類似情況的學校,全省至少還有六至八所對于高價售學位的說法,省教育廳一負責人稱“非常不贊成”。(1月27日《新快報》)
“出售學位”,并不是一個很難理解的專業(yè)術(shù)語。說白了,不過是,“家長交錢—學生上學—學校發(fā)畢業(yè)證”式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市場模式。按理說,這樣的模式也有“好處”,比如說,花錢(交贊助費或擇校費)就可以給孩子爭取一個上學的機會,而機會的獲取,也可能會成就這位學生的一生。
可是,“出售學位”有再多的所謂“好處”,也不能抵消其荒唐一面。搞教育,不是搞經(jīng)濟,教育資源又是公共資源,非常有限,豈可拿來交易?無論是高學位如碩博學位,還是低學位如高中初中學位,都應(yīng)該“憑真本事吃飯”,即在學校里要靠學習成績拿畢業(yè)證和學位證,而不能靠權(quán)力、金錢和其他一些方式得到。還是那句話,“教育面前一率平等”是最基本的社會原則。對于廣東省實驗中學這所在廣東省最好的高中而言,應(yīng)該在建名校、樹品牌的過程,杜絕這類的現(xiàn)象?墒,我們卻聽到了一個相反的結(jié)果——該校有四成學位是可以出售。
至于出售的原因,再為實在不過——還債。廣東實驗中學采用了一種非常流行的擴招擴建辦學方式——“貸款辦學”。據(jù)了解,廣東實驗中學建設(shè)高中校區(qū),總投入約2.9億元,其中,廣東省政府投入8500萬元,芳村區(qū)政府(現(xiàn)已并入荔灣區(qū))投入3000萬元,約占整個投入的40%。但是,政府給的這些錢并非是“真金白銀”,而只是政府幫助學校完成了銀行貸款。換言之,公共財政并沒有在學校的擴建過程中實現(xiàn)高投入,而只是有一些象征性的政策幫助。因為公共投入的不足,以至于學校負債累累。
放眼全國,這樣的辦學模式并不少見。無論是大學,還是高中,甚至是中小學,都在沿用這種模式。學校要還債,就必須要“開源節(jié)流”,出售所有可以出售的教育資源,當然,也可以包括學位。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追問,教育投資占國民生產(chǎn)總值4%的比例,到底實現(xiàn)了沒有?如果真如教育部所說的那樣在2012年初達到了4%,那么,為什么教育領(lǐng)域還有如此之多的貸款?更重要的是,這個4%是不是最終的目標?
出售學位對于社會的危害顯而易見。在筆者看來,教育投資,跟不上教育產(chǎn)業(yè)的擴張,造成了以下兩個方面的后果。一是,教育公平底線被打破,F(xiàn)代教育理念中,教育過程的公平才是最大的公平,這讓學習成績不再是評價的唯一標準。溫家寶總理也多次指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首先要做到教育公平!钡,政府的投入顯然并未跟上教育的擴張,相反卻成為教育不公的根源,這實在難以理解。二是,家庭的教育開支猛增。國家投入減少,則公民投入、家庭投入就會增多。
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就會由公益事業(yè)變成產(chǎn)業(yè),教育資源就成為一種交易品被搬上生意臺。此種語境之下,我們既需要追問教育投資的比例,更要拷問公共權(quán)力對于教育的良心,以讓我們相信“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話是句真話,而不是句官話套話大話假話。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