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沖刺!2013年高考在即,考生們進行最后沖刺。 新華社發(fā)
分秒必爭!2011年6月7日,高考首日,?谝豢忌纪甑谝豢坪,抓緊復習。 張杰 攝
喜上眉梢!2008年7月14日,海南考生王巧收到當年第一份錄取通知書。 張杰 攝
高考在即,回顧將近30年的海南高考歷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不少與海南高考息息相關的專有名詞,如“4×4”、“自主招生”、“高考移民”、“云海工程”和“異地高考”等等。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拉開大幕。回望海南高考歷程,有不少重大的時刻值得回憶和銘記。而在這些重大時刻的背后,改變的或許是成千上萬人的命運。我們不妨在這些數(shù)字的背后,感受一下不同年代的高考味道。
[1985年]
首次享受政策優(yōu)惠
受經(jīng)濟和歷史條件影響,海南教育水平長期比較落后。但建省前,海南作為廣東的一個地區(qū),其高考錄取線仍以廣東為準。因此,海南本地考生每年能考上大中專學校的并不多。海南人才斷檔,發(fā)展面臨困境。
1985年4月,全國招生工作會議在廣西南寧召開。為了向教育部反映海南人才匱乏的情況,請求國家政策照顧,當時區(qū)教育局局長謝峰帶著幾位工作人員趕到南寧。等了7天,會議結束,教育部領導接見了他們,并同意當年對海南考生進行政策照顧,批準海南漢族考生降10分投檔,少數(shù)民族考生降20分投檔。
這一年,海南考上重點高校的學生增加400多人,錄取總人數(shù)比上一年多了1000多人。
但是,降分投檔并不意味著一定就錄海南考生。為此,從1985年—1987年,區(qū)招生辦每年在廣東參加錄取時,都會請各地高校招生人員參加海南茶話會,聽海南的情況介紹。由此,海南逐漸被各高校熟知,每年錄取人數(shù)穩(wěn)步增加。
[1988年]
建省后首次自主招生
1988年,海南建省。當年廣東方面表示,如果需要提供場地和招生指導,歡迎海南繼續(xù)到廣東進行招生。不過,考慮到經(jīng)費和交通等問題,海南決定在本省招生。
省里臨時抽調工作人員成立招生辦,但很多人缺乏招生經(jīng)驗,加上沒有打印機、電腦等設備,全靠復寫紙抄錄名單,工作非常辛苦。不過令人振奮的是,因為建省,分配的高校招生指標大大增加了。
海南省教育廳原助理巡視員吳慎勸介紹說,建省后,海南給在廣東招生的200多所高校發(fā)出公開信,反映海南當時急需人才的情況,希望各學校支持,增加海南招生計劃。此外,省里也到教育部反映了情況,以爭取更多指標。經(jīng)過不懈努力,當年全國各高?偣蚕蚝D贤斗帕思s5000個招生計劃,比上一年增加2000多個。
[1991年]
高考“4×4”試點省份
雖然全面發(fā)展是教育追求的目標,但考生偏科卻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不少人因此與大學失之交臂。不過,對于1991年、1992年的海南考生來說,偏科不再是夢魘。
1991年、1992年,湖南、云南、海南進行了“4×4”的考試科目改革試點,四組科目設置分別為:第一組考語文、外語、歷史、政治;第二組考語文、數(shù)學、外語、地理;第三組考語文、數(shù)學、外語、物理;第四組考數(shù)學、外語、化學、生物?忌筛鶕(jù)個人情況挑選其中一組。
有關人士表示,這一次的試點改革優(yōu)劣很難評說,但改革客觀上使得一些偏科嚴重的考生有機會考取理想的大學,比如文科出類拔萃而數(shù)理化較差的考生,可以選擇第一組;而文科尤其是語文基礎較差而理科較好的學生,可以報考第四組實現(xiàn)大學夢,這給“偏才”們一個學習和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機會。
[2005年]
“高考移民”走上風口浪尖
目前我國還未實行全國統(tǒng)一錄取分數(shù)線,各地根據(jù)教育水平的高低自主劃線,所以,一些流向錄取分數(shù)低地區(qū)的“高考移民”便產(chǎn)生了。由于海南從1999年開始實行買房落戶政策,海南一度成為全國的“重災區(qū)”。
2005年,海南省外考生比上一年增加3.4倍,達到9803人,幾乎每5個海南考生中就有一個是“高考移民”。為封堵“高考移民”,2005年6月海南省出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報考條件規(guī)定》,提高報名門檻。條件不符者,限報三本和?圃盒!8呖家泼窭钛,雖然是2005年海南理科狀元,但因為不符合不限報條件,省考試局取消了他報考本科第一批的資格,無緣清華。
隨著高考移民治理力度的加強,2006年,海南參加高考的省外考生僅有1000多人,比2005年銳減了8000余人。
[2007年]
新課改后第一次高考
作為全國首批高中新課程實驗省份之一,2007年,海南考生迎來新課改后第一次高考。這一年,也是教育部考試中心首次為海南省單獨命題。
2007年海南高考的考試模式為“3+3+基礎會考”,高考總分為790分,比改革前增加40分。其中,文史類3+3科目組合為:語文、數(shù)學(文)、外語(加聽力)、政治、歷史、地理;理工類3+3科目組合為:語文、數(shù)學(理)、外語(加聽力)、物理、化學、生物;A會考的10%計入高考總成績。
在考試內容上,考試命題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有利于高校選拔人才。選修模塊采取“超量命題、限量做題”的考試辦法,保證高中課改追求的多樣性和選擇性。
此外,首次將普通高中應屆考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納入考生的檔案,為高校錄取提供重要參考。
2007年,我省高考閱卷首次推行網(wǎng)上閱卷,使高考閱卷更科學、公平,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2009年]
首次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
從2009年起,我省在高招錄取中采取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平行志愿,是相對于傳統(tǒng)的梯度志愿而言,是指在同一個錄取批次中,考生填報的所有學校志愿都按第一志愿對待。相對于這些學校來說,考生的志愿是平行的,沒有前后之分。雖然考生所填報的學校志愿有前后順序,但在投檔和錄取時都享有第一志愿的待遇,不存在學校志愿級差。
平行志愿的投檔模式是:“分數(shù)優(yōu)先,遵循志愿”;梯度志愿的投檔錄取模式是:“志愿優(yōu)先,依照分數(shù)”。在平行志愿投檔時,分科類按考生的投檔成績從高分到低分先進行排序。因此,排列在前面的考生有優(yōu)先投檔的機會,從而減少了高分考生掉檔的風險。
[2010年以來]
高考政策和錄取方式趨穩(wěn)
進入2010年,我省的高考政策和錄取方式趨于平穩(wěn),不過,在服務考生方面,我省一直在不斷地探索和努力。2011年,作為教育部考試中心“云海工程”項目省份,我省啟動了考試評價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首次發(fā)布考生高考成績分析報告單。這些評價信息將讓考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有利于考生規(guī)劃自己未來的學業(yè)和職業(yè)方向。今年,我省完成了標準化考點建設,所有高考考生都將在設施更加完善的標準化考場考試。
此外,海南“異地高考”政策也正式出臺,從明年開始,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享有與本地考生相同的高考資格。
1988年以來海南歷年高考人數(shù)
1988年 2.8萬人
1989年 2.07萬人
1995年 1.7萬人
1999年 1.66萬人
2000年 1.75萬人
2004年 3.4萬人
2005年 4.5萬人
2006年 4.1萬人
2007年 4.23萬人
2008年 4.97萬人
2009年 5.79萬人
2010年 5.4萬人
2011年 5.4萬人
2012年 5.5萬人
2013年 5.5萬人(記者 周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