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朱建華)購物遭遇短斤少兩,您會怎么做?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經(jīng)濟學院一群研究生在遭遇“黑秤”后,對校園周邊商家的秤做了一番調查,并把結果以“紅黑榜”方式曬到微博上,希望學子們購物時選擇不差秤的商家,從而讓不良商家自食其果。
研二學子李洋是該活動發(fā)起人。他昨日告訴記者,自己每周至少買兩次水果,每次花費5至10元,但經(jīng)常遭遇短斤少兩!坝袝r候覺得差得太多,就會把水果拿到超市復秤,然后找商家理論。有的商家心虛會承認,然后給你添一點;有的商家根本不承認,我以后就不會再去他那兒買了”。
上月,李洋在一次會上談及遭遇“黑秤”的經(jīng)歷,引發(fā)共鳴。該校經(jīng)濟學院研究生會便決定做一次調查,曝光不良商家。研二學子向薇說:“前后有40多名研究生參與,走訪了校內及周邊30多個商家。調查時,我們佯裝顧客,不會像平時購物時還價,也不會說‘秤不準,添一點’之類的話。”
學子們把買來的水果、自助餐等拿到一家信得過的超市復秤。向薇介紹,最黑心的商家一斤少了四兩。本月24日,調查結果在微博上發(fā)布。截至昨晚,該微博已被轉發(fā)300多人次。該校研一女生張亞薇還根據(jù)調查結果繪制了一幅“紅黑榜”式購物地圖,標出哪些商家的秤準,哪些商家的秤不準。
參與調查的學生告訴記者,也有誠信經(jīng)營的商家提醒他們,曝光不良商家小心會被報復。“最初也有些擔心,但最終還是把調查結果公布出來了”。在他們公布的25個商家調查結果中,不差秤的有8個。向薇說:“調查的另外幾家,因為位置不太好描繪,就沒公布!
向薇認為,與一些不差秤的超市相比,攤販的價格便宜吸引了很多學子。李洋說,他在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學習和生活了7年,對于購物遭遇“黑秤”時常感到無奈,不知道具體該向誰反映,也不知道具體該怎么維權。
“水果攤短斤少兩見慣不怪”、“建議形成機制,每月一查”、“建議做成巨幅宣傳板放在西門,廣而告之”、“這才是真正該做且有意義的事”、“還是正規(guī)店面比較靠譜”……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經(jīng)濟學院研究生會曬出的調查結果,昨日引發(fā)眾多學子“圍觀”。
您是否也遭遇過購物短斤少兩?如何有效解決高校周邊水果攤、快餐店秤不準的問題?遭遇“黑秤”之后又該如何維權?相關管理部門又該做些什么?歡迎@長江日報,或者@長江科教,參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