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院的生意經:一年營收四個億 把學生當客戶--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商學院

中國MBA二十年調查(六):

商學院的生意經:一年營收四個億 把學生當客戶

人民網記者 王若宇

2013年01月17日13:06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商學院年營收堪比上市公司;

●“國際化”高額學費背后質量堪憂;

●“以院養(yǎng)!、“富院窮!背善毡闋顩r;

●教育部近期已啟動對國內商學院賬目清查;

人民網華東電 漫步在任意重點高校,當你發(fā)現(xiàn)一處庭院幽靜、樓宇挺拔、裝修豪華、名車列隊之所,那必是商學院無疑。

商學院,和站在商學院背后的人群究竟多富有?知名商院高管向人民網透露:一個商院年度營收4億以上很正常、其盈利能力超過許多上市公司、項目采取公司化運作方式、教授年薪40萬、“租”知名教授上一堂大課薪酬約1萬。

然而,被中國眾多商界名流追捧的商院,其秘密遠不止這些。

高昂學費僅是冰山一角

打開某個商院官網,記者根據(jù)公開資料算了一筆賬:其2013年度本校及合作辦學招收MBA學員400名左右,平均學費22萬元;本校及合作辦學(與其他四所海外高校)招收EMBA學員600名左右,平均學費53萬元。如以此測算,如招生順利,該院年度學費收入就達4億元人民幣。

學費僅是商院營收組成部分之一。相比其他院系,商院更多的收入潛伏于水面之下,比如:校友捐贈、課程植入、商業(yè)合作等等……

知情人士透露,MBA及EMBA的“商業(yè)開發(fā)”空間可謂驚人:有的商院全年組織企業(yè)家學員往來于經濟開發(fā)區(qū)開展“現(xiàn)場教學”并樂此不疲,均是因為背后的滾滾財源。

除此之外,如果商院達到一定知名度,則其定期舉辦的論壇都不乏贊助商傾囊。一個論壇冠名,多則上百萬,少則幾十萬。

以市場邏輯判斷,商院盈利能力高超無可厚非。在中國,卓越的商學院年度營收動輒數(shù)億,業(yè)績表現(xiàn)趕超一些上市公司。但是,上市公司面臨多方監(jiān)管:財報由第三方審計、經營狀況需向公眾定期披露。而“生財有道”的中國商院,在這些方面尚只能“以自律為主”。

與上市公司另一個顯著不同是,商院具備了“教育”與“商業(yè)”的兩面性:一方面,商院利用高校背景,在稅收、拿地方面享盡政策優(yōu)惠。比如2012年,上海楊浦區(qū)某985高校商院聯(lián)合地產開發(fā)商共同拿地,結果自然“雙贏”。但另一方面,商院又依靠蓬勃的中國MBA、EMBA教育市場,賺的彭滿缽滿。

收費“國際化”、教學“中國化”

多名商院管理人員向記者坦言,中國開設MBA教育以來,學費連年高漲。現(xiàn)今,第一列陣商院的MBA、EMBA學費已經有向世界頂級商院看齊的趨勢。上海交大安泰經管院招生簡章顯示:該院2013MBA學費是23.8萬,較2012上漲5萬。其余如中歐、復旦等名校,學費漲幅也與此相近。

國際化的收費,有沒有為中國帶來符合國際標準的商科教育?

這個問題,讓大多數(shù)中國商院羞于面對。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陸炎輝認為,從師資水準、論文發(fā)布、學術影響等多個方面評價,今天中國商院與世界一流商院的差距客觀存在。

不過也有本土商院教授對上述觀點不認同:近期,有國內名校教授在媒體上表示,中國商科教育應契合國情,不能以“發(fā)表國際論文數(shù)量”作為學術考評指標。

這位教授的觀點體現(xiàn)出中國商院發(fā)展現(xiàn)狀奇怪的兩面性:一方面,為了吸引生源、接軌國際學費,中國商院熱衷于炒作各類認證、排名,甚至不惜高價雇傭外籍師資,以體現(xiàn)項目的世界水準。另一方面,由于科研和論文實力在現(xiàn)階段難獲國際認同,越來越多中國商院嘗試自創(chuàng)一套“中國化”的教學和評價體系。

在EMBA領域,這樣的趨勢更為明顯:許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容,被灌輸以商業(yè)的理念登上課堂:諸如“易經與企業(yè)經營”這樣的課程,就是個典型。

顯然,如有商院教授以此為方向撰寫論文,國際學術界看不懂就很正常。

利益分配是私密話題

過去一年,發(fā)生在商院的各類“故事”,引起公眾和媒體普遍矚目。

一連串的爭議現(xiàn)實出:學校對學員的財富要求越來越高。中山大學開設50億富豪班是極端個例,但中國商院熱衷招收“富人學生”的現(xiàn)象愈演愈烈。

如果商院的學生均是50億以上身價,那么給這些商界翹楚授課的教授們,應該身價幾許?份量幾何?

國際一流商院,懂得為家境貧寒、學業(yè)優(yōu)良的學生提供獎學金,而一些中國商院,則視教育為掘金產業(yè)。

“說白了,他們就是把學生當客戶看待”,某商院招生主任向記者坦言。

從“客戶”手中賺取高昂學費之后,如何進行利益分配是個諱莫如深的話題。

記者輾轉多方采訪,揭開一部分事實:

一般而言,商院收費較高的項目均是與海外大學合作。其中,英美一流大學(比如麻省理工學院、劍橋大學)通常不愿意為類似項目的學生授予學位,僅在學習結束后提供一紙證明;而那些介于名校與“西太平洋大學”之間的海外院校,會給在華學習的學生授予學位。無論授予學位與否,國內大學在運作這些項目時,均需要向海外院校進行收入分成。

分成之后,中國商院主要的成本支出是聘請教授。實力比較強的商院雇傭“名教授”的工資,在一年40萬元至60萬元之間。而那些收取高昂學費,又沒能請到“名教授”的學校,只能以每堂課1萬元至2萬元的價格請所謂“經濟學家”走穴。

“走穴教授”的授課質量通常難以保證,有企業(yè)家向記者抱怨,自己在某個論壇和某個課堂聽到這位“專家”的演講內容是一樣的,而兩者相隔的時間甚遠。

記者對此也深有體會:在多個場合,記者有幸聆聽某“走穴教授”演講,這位名教授的開場白數(shù)年不變:“蓋特納(美國前財長)握著我的手說……”。

支付人力成本之后,剩下的營收分配可以總結為“京滬兩種模式”。北京高校傾向于由專門機構運作各類商業(yè)項目,并進行統(tǒng)一利潤分配。而滬上高校,則采取由商院獨自運作項目,主動上繳部分利潤給母校的模式。

第二種模式,直接導致高校內部不同學院的貧富差距擴大。知情人士透露,復旦大學經濟學院與管理學院每年的收入差距就十分驚人。

這兩種模式,簡要概括,前者是“以院養(yǎng)校”,后者是“富院窮!。

針對上述情況,人民網記者從北京某名校商院系主任處獲悉:教育部已于近期啟動對主要高校商院的賬目清查。盡管清查的范圍不大,但由于涉及敏感事項,展開清查代表商院經營狀況已引起教育部關注。而點名清查那些名校的賬目,則更能說明問題。

商院如何重塑尊嚴?

如何將掉進錢坑里的中國商院拉回來,重塑中國商科教育的尊嚴,是中國MBA教育跨過二十年之際,不得不面對的嚴肅話題。

“過去,中國商院認為,參加排名和國際認證,就能夠體現(xiàn)自身實力,而事實并非如此”,深諳規(guī)則的內部人士說。

比如,中國許多商院均對外宣傳,通過“AACSB”這樣的認證就是獲得國際認同。但實際上,操作類似認證并不困難。在國外,許多排名靠后的商院也獲得了這些認證!罢J證與學術質量、教育水準并沒有直接聯(lián)系”。

在排名方面,各種潛規(guī)則和水分就更多:

胡潤曾經聯(lián)系過一所商學院,稱其被評為“最受富豪青睞的商院”。不過很快,對方向學校索要30萬的“項目費”。學校拒絕支付之后,當榜單在正式發(fā)布時,該項“殊榮”已經由其他學校摘得。

小牌排名靠錢買,大牌排名靠“運作”——這已經是中國商院各自心照不宣的秘密。當然,“運作”的核心,還是離不開錢。

縱觀歷史,美國崛起的一百年,伴隨著其商科教育的蓬勃發(fā)展。國內名商院某院長助理告訴記者:正是幾代美國人接受的MBA教育,給美國企業(yè)源源不斷注入高水準的商業(yè)人才。從商科教育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性出發(fā),未來中國MBA教育的市場需求只會越來越旺盛。

但是,如果中國商院不在最短時間內挽回形象和尊嚴,那么旺盛的市場很可能落入他人之手:過去一年,紐約大學與杜克大學均運作了國內合作建校項目。業(yè)內人士預估,兩所名校國內啟動MBA招生只是時間問題。

當享有國際聲譽的競爭者將校門建到家門口時,中國還有多少商界領袖和青年菁英對類似“易經與企業(yè)經營”這樣的課程感興趣?

相關報道:

中國MBA二十年調查(一):報考人數(shù)破百萬 多所名校調高學費

中國MBA二十年調查(二):在危機邊緣呼喚改革

中國MBA二十年調查(三):合作辦學增多 亂花漸欲迷人眼

中國MBA二十年調查(四):EMBA學費水漲船高,未來何去何從

 

(責任編輯:袁勃、熊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汶川县| 青神县| 青州市| 资阳市| 三门峡市| 蒙山县| 仁化县| 社旗县| 布尔津县| 孙吴县| 昌平区| 郧西县| 泰宁县| 阿克| 渝中区| 房山区| 南昌市| 台安县| 龙门县| 洛南县| 白水县| 甘肃省| 兰州市| 防城港市| 枣阳市| 三门峡市| 武安市| 芷江| 桐庐县| 亚东县| 金平| 夏邑县| 灵寿县| 兰考县| 韶山市| 肇庆市| 建德市| 施秉县| 体育| 紫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