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著名詩人、作家楊牧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十年之內(nèi)持續(xù)寫了以少年時光為敘事反思之聚焦的《山風海雨》、《方向歸零》、《昔我往矣》三本書,集為《奇來前書》,在某種意義上也代表了那一階段的結(jié)束。之后,楊牧自覺地開始了一項新的寫作,歷時六個寒暑才完成,即《奇來后書》。這兩本書日前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奇來后書》在時序上銜接《奇來前書》之結(jié)構(gòu),同樣隱含文學自傳的況味,卻是從楊牧18歲之后寫起,告別青少年歲月、故鄉(xiāng)花蓮的山林與海洋,以成年后的學院時光為追探主題──東海、愛荷華、柏克萊、華盛頓、東華等大學……置身多樣的人情和知識環(huán)境之間,感受學術(shù)、倫理與宗教等及身的信仰和懷疑。筆法翻復、文類跨界之際,依然緊扣“詩”的主題,對詩的執(zhí)著始終不變,于風雨聲勢中追求愛與美之恒久。
作家楊照說,《奇來前書》的指涉,相對來說是比較對外的,感覺外面不斷有新奇、不能理解的東西來到眼前與心中!镀鎭砗髸愤@個系列,其好奇心是偏向自我的,是一個長遠對于自我追求的再探索。 “我以為我可以重新來過,無窮盡的開始,結(jié)束,又開始!边@簡短的話,幾乎就是“奇來前后書”的創(chuàng)作宣言。(平楚)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