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要在焉
心要在焉,即講究全情投入的專注。不論是專注于自身所愛的事物,或是做學問與處事,心在焉,何有不成事之理?
心在焉,即褪去浮華紛擾,付出全情于自己的熱愛,去追尋,去達到,而沒有利益打擾你的專注。
讓人難以忘記的大提琴演奏家杜普雷,以生命為代價忘我演繹熱愛的大提琴---她拉弦的姿勢并不如女性的溫和,而是充滿野性與瘋狂。她全心專注,沒有觀眾,沒有外物,她全心全意地演繹著自己熱愛的音樂。一位提琴家在聽過她的琴聲后預(yù)言:“這樣演奏提琴的人,一定活不長久。”不幸的預(yù)言成真,杜普雷在風華正茂的年歲患上多發(fā)性硬化癥,從此無法演奏,最終年輕地逝去。然而她的演奏,她專注地演奏卻成了樂史上的華美樂章,她演奏的埃爾加協(xié)奏曲充注了全身心血與情感,至今無人超越。
心在焉,心專注焉,心熱愛焉。因而書寫傳奇。如杜普雷,她比煙花寂寞。卻遠耀眼過煙花。
也常常想起我們的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先生,他身上有太多耀眼光環(huán),“國寶”“大師”,他自己卻不以為傲,甚至將頭頂光環(huán)個個摘掉。季先生,一心一意做學問,專心致志讀國學。他心在焉,心專注于做研究,罷卻名利,罷卻榮耀。
在季先生自己的回憶錄中曾寫到他翻譯印度巨作《羅摩衍那》的故事。滿目梵文,生澀難懂,然季老堅持不懈,未言放棄,一譯十年。十年,一棵幼苗已而參天;十年,蹣跚孩童已而挺拔獨立;十年,一切都已改變,然而季先生以十年的專注像我們展現(xiàn)了堅毅的,一心向?qū)W,全情專注的高度境界,專注,沒有時間束縛,心在焉,即成事。
如今,世人常叩問,為何我們的時代再難出天才,為何我們的時代再難出大師,天才的音樂家們,不朽的文學巨匠們,他們都隨歲月而逝去,而再難尋得接班人。
原因在何?只因?qū)Ρ戎,過去的大師們哪一個不以畢生熱情投入自己的事業(yè),哪一個不以“追求學術(shù)頂峰”而全心為之?他們,都共同擁有“心在焉”的專注品質(zhì),因而鑄得大器,因而書寫傳奇。
反觀急功近利的當下,哪一位演奏家能夠不為高昂演出費而出場?哪一位學者能夠不為響亮的頭銜而潛心鉆研?一旦貼上利益標簽,心,也難在焉。
世人難道不應(yīng)冷靜下來,慢下生活的步調(diào),心專注于事業(yè),心在焉。那些,我們便可堅信,傳奇將會再現(xiàn),大師將會再臨。
心要在焉,專注,投入,熱愛,鉆研。
點評:[56分]
文章落筆入題,直接亮出觀點:心要在焉,即講究全情投入的專注。然后以并列方式從兩個層面展開論述:專注于音樂,因而書寫傳奇;專注于學問,因而成就大師。所舉事例典型而貼切。文章行文流水,一氣呵成,結(jié)尾處再次點題,首尾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完整。但文章流暢有余而深度不足,對材料缺乏深入的挖掘。
心要在焉
天地蒼茫,誰主沉浮?望功名利祿無數(shù),美色誘惑無數(shù),眾多縛心的繩索困住我們浮沉于世的心靈。面對前途未知的種種挑戰(zhàn),我們需要以一顆平靜如澄澈秋水的心去乘風破浪,心有所止,心要在焉。
心在焉,則束縛消亡焉。心要在焉,必須掙脫縛心的繩索,活出自我的個性和風采。莊子不違本心,辭楚相這一高位不做,因心在焉,從而逍遙于世間,終達到心目中天地人為一體的境界;李白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擺脫權(quán)貴的束縛,保有本心,因心在焉,從而遨游于天地,醉情于詩酒,終釀就“詩仙”稱號而名垂千古;陶潛不為五斗米折腰,采菊東籬下,悠然于窮山僻角,堅守隱居山水之心,因心在焉,從而以筆墨之揮灑讓世人感知其文學之厚重。這些人,均是不為功名而為自由,均是不為利祿而為尊嚴,留守心中的一方田園。因心在焉,所以活出了個性,活出了精彩!
心不在焉,則偃蹇遭致焉。心要在焉,否則只會被繩索越縛越緊,從而失掉呼吸的能力。
和珅乃一朝宰相,受皇帝寵愛,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在宦海沉浮之中,他似乎忘卻為官為百姓之理,一心地貪污受賄,終在黃金的枷鎖下,邁往末路的下場,心不在焉人生漩渦即來焉。再看南朝“短命”皇帝李存勖,辛苦稱帝,卻又貪戀美色,重用伶人,不理政務(wù)。當初為道義而揭竿起義,卻在稱帝后荒靡度世,這不是心不在焉?因如此,僅三年,皇帝退位,為天下笑。因此,心要在焉,才不會被瑣事所纏,不會為誘惑所誤,才能劃向成功的彼岸,邁進希望的殿堂。
時下,燈紅酒綠,都市繁雜。許多人擁有越來越大的房子,住的人卻越來越少;受的教育越來越高,“小悅悅”事件卻屢次發(fā)生;我們擁有盤古開天辟地以來最多的自由,卻更感孤獨寂寞……這是為何?因為我們乘風破浪的翅膀被黃金所累,被金錢所負,從而使我們搏擊長空,馳騁藍天,翱翔萬里的本領(lǐng)被漸漸磨滅,止于平庸。心已不在,又能何如?
憶起周敦頤一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碧K軾亦云:“人生到處知何似?”蘇軾本其爽朗,不為“蝸角虛名”所觸動,古人尚且如此,那進化得更為高級的現(xiàn)代人呢?我們的心是否還在?是否在為你追夢的東西而搏動?
你,心在焉?
點評:[55分]
文章開頭點題,然后在大的歷史時空背景下展開論述,通過正反對比,深化主題。文章視野開闊,引經(jīng)據(jù)典,信手拈來,體現(xiàn)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結(jié)尾處反觀現(xiàn)實,發(fā)人深。∥恼铝⒁馍羁,論據(jù)充分,但在有些文言詞語的使用上應(yīng)該細細斟酌。ㄐぞ_)
心要在焉
鐘暮鼓,修身齊家,是我們的心在接受鍛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我們的心在熏陶升華。心在,理想在,光明和希望并存。一切的一切,只因為我們的心,我們的魂。
路漫漫其修遠,人生的路上有太多的悲歡離合和陰晴圓缺。只有心要在焉,才能體會到個中的酸甜苦辣。心要在焉,是對人生一次完整的體驗,心要在焉的對立是心不在焉。閨中少婦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是因為丈夫未歸而心不在焉,游子登高遠眺直至日落卻不知是因為思念故鄉(xiāng)而心不在焉。我們的心,總有一個歸屬的地方,為何會心不在焉呢?其實心不在焉是相對的。閨婦的心不在琴上而在丈夫上,游子的心不在風景上而在故鄉(xiāng)上。心不在焉其實是心在焉的另一種表現(xiàn)。
可是有些人的心不在焉,卻釀成了無數(shù)的悲劇和禍患。佛山“小悅悅”事件昭然顯示著十八名路人的“心不在焉”,郭美美充分說明了紅十字會虛無慈善,又是對社會慈善的“心不在焉”。社會的道德淪喪終歸是人們的心逐漸遠離了善和美,這是何其悲涼!
那么,我們?nèi)绾尾拍馨研恼一貋恚屝脑诘赖碌墓廨x下綻放開花呢?
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知識即美德。是的,只有我們專注于知識,讓心靈不斷的汲取營養(yǎng),才能夠真正地成長。此時,心要在焉!專注于知識,就是心要在知識上。高華先生治學治史從來都是心無二志,他的心在浩如煙海的歷史中,在踏實嚴謹?shù)难芯康膽B(tài)度中。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只有心在焉,我們才可能高質(zhì)量高成效地在知識里成長。
當面對著一個道德逐漸淪喪,人心愈加冷漠的社會時,我們的心開始迷茫。而諸多不安全因素也在迷惑著我們的視線。但是,請不要舍棄最初的真善美。人心本善,當我們的心仍然是善意的,心便始終在焉。即便冒出如此多的攙扶老人卻遭誣陷的事件,仍有兩名中學生毅然決然地扶起摔倒老人,即使人心冷漠,最美媽媽吳菊萍還是伸出手接住從樓上墜落的小女孩。簡軫曾說:“菩提樹下覓一方青石,靜待,看滄海變桑田!北M管滄海桑田,我們的心也要在菩提樹下保持最原始的模樣。心要在焉!在美好的道德里,在善意的靈魂和思想里。
心要在焉,我們有無數(shù)的思念和期盼;心要在焉,我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心要在焉,我們站在道德的凈土上眺望彼岸的現(xiàn)世。心就在這里,夢還能去哪里?善意還能去哪里?人生難道還會不完整嗎?
心要在焉,讓心靈接受道德的洗禮而成為善意的信仰者。
評語:[55分]
文章結(jié)構(gòu)緊湊,行文流暢,語言優(yōu)美深刻,仿佛思考者在凝思;特別是舉例廣泛典型,從游子思婦到最美媽媽;從郭美美到小悅悅事件,正反對比,層層深入,發(fā)人深思,給人以啟迪。最好是結(jié)尾,提升思想,深化中心,讓讀者從思念到知識,從道德到追夢,完善了內(nèi)容,加強了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