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湖南省異地高考中考實施辦法出臺。與之前其他省市的方案相比,“湖南版”異地高考報考門檻更低,手續(xù)更簡便。不僅實現(xiàn)外籍生源全覆蓋,報考只需提供其父母的居住證;而且,本省戶籍隨遷子女高考報考,在學籍所在地和戶籍所在地均可。
幾天前,河北省異地高考政策也正式出臺,與公布政策的多數(shù)省份要求考生具有3年高中學籍不同,河北只要求考生在流入地具有兩年高中學籍,家長也不需要提供社保證明。應當說,這兩省的方案比較“平易近人”,是比較符合當?shù)貙嶋H的改革之舉。
今年8月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shù)貐⒓由龑W考試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有關隨遷子女升學考試的方案原則上應于2012年年底前出臺。幾十年不變的“戶籍堅冰”正在被打破,實施異地高考正在成為現(xiàn)實。但是,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負責人近日指出,北京、上海、廣州等流動人口較多的省市的異地高考方案備受社會關注,熱點省市的異地高考必須要有門檻,政策制定方要反復論證,聽取各方意見,并進行公示,一旦確定后要按此執(zhí)行。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對于異地高考,人們盼了很久,等了很久。但是,異地高考的確是一塊硬骨頭,影響范圍之大、涉及問題之廣、爭議之激烈、情況之復雜,遠遠超出教育領域。條件太嚴、門檻太高、數(shù)量太少,到頭來只是少數(shù)人的“游戲”;條件太寬、門檻太低、數(shù)量太大,流入地的教育資源又會被稀釋,流入地學生的利益可能受損。這樣的“兩難”困境,在北京、上海、廣東這些人口輸入量大的省市尤為明顯。因此,異地高考改革,慢不得也急不得。(本報記者 袁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