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孩子上小學,家長想陪讀,但又怕孩子形成依賴,到底該不該陪讀?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邊玉芳表示,小學生容易分心、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當家長表現(xiàn)出對子女的學習感興趣時,孩子會更愿意尋找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面對學習困難會更具堅持性,體驗到更多的學習滿足感,并且這種積極的影響是長遠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家長應該陪讀,起到監(jiān)督的作用。但是,家長的陪讀并不是簡單地陪著、坐在一旁,而是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則。
案例
家長提問: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一年級了。對于孩子的學習,我有點不放心,所以想和我的一些朋友一樣為孩子陪讀,但又怕孩子形成依賴,也擔心我自己的知識跟不上、教育方式不專業(yè)。我想問一下,家長到底應不應該陪讀呢?要怎么陪讀呢?
專家觀點
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邊玉芳:我們首先要明確陪讀的含義。我認為陪讀是指家長監(jiān)督和陪伴孩子學習。陪讀并不需要家長精通孩子的學習內容,替孩子完成學習任務。
小學生容易分心、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因此,在孩子們的學習過程中,需要成人的幫助與監(jiān)督,尤其是低年級孩子。國內外大量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家長的積極參與有利于孩子提高學業(yè)成績、改善學習態(tài)度。當家長表現(xiàn)出對子女的學習感興趣時,孩子會更愿意尋找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面對學習困難會更具堅持性,體驗到更多的學習滿足感,并且這種積極的影響是長遠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認為家長應該陪讀,起到監(jiān)督的作用。家長的陪讀并不是簡單地陪著、坐在一旁,而是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則。
第一,重視培養(yǎng)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陪讀的過程中,家長需要提醒孩子注意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時鼓勵孩子好的習慣、向孩子指出不足之處,糾正不良習慣。
第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要逐漸培養(yǎng)孩子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從三年級開始,家長的陪讀行為應逐漸減少。中高年級的孩子應在無人“監(jiān)視”時,仍能認真完成學習任務。
第三,在輔導孩子作業(yè)時,要教孩子如何學習,培養(yǎng)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而不是只關注作業(yè)的完成質量。例如,向孩子講解解題的思路、引導孩子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
第四,當在指導孩子作業(yè)中發(fā)現(xiàn)孩子有困惑,或者與自己的思路沖突較大時,家長應及時與老師溝通。根據(jù)溝通的結果,家長可以調整自己的方法,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記者 安蘇)